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香港和内地签署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并积极展开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自由贸易谈判,作为香港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贸易业在2014年的表现稳中有升,2014年首11个月的对外商品贸易整体出口货值较2013年同期上升3.4%。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公布数字显示,香港去年首11个月的商品整体出口和转口货值较2013年同期均上升3.4%,商品进口货值上升4.1%,有形贸易逆差达4873亿港元。
香港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内地、欧盟、美国和东盟,中国内地占香港总出口量54%的份额。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就产品而言,电动机械、仪器、用具和零件的进、出口升幅最大。
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数字,香港的贸易及物流业在2012年的增加值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24.6%。香港贸发局环球市场研究团队经济师马颖德表示,香港是亚洲第二大直接外来投资目的地,仅次于中国内地;香港也是亚洲第三大直接外来投资来源地,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
中国香港和内地之间的经贸往来在2014年得到进一步升级,广东率先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国商务部在去年12月18日签订《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广东于今年正式对香港服务业开放153个服务贸易行业,占全部服贸行业的95.6%。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此次协议在各领域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越了广东以往“先行先试”的措施,有助港商在广泛的服务领域开发广东市场,并深化粤港两地服务贸易合作,提升两地服务业的竞争力。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指出,协议签署为内地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将为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地位,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提供帮助,也将为内地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有利于全面推动内地与香港经济的融合。
截至2014年6月,香港有10.2万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共雇用49.2万名员工。香港贸发局亚洲及新兴市场研究团队经济师袁淑妍指出,香港的进出口贸易业主要以离岸买卖货品的形式对外输出服务。随着中国内地的对外贸易日益扩展,香港拥有邻近内地的地理优势,大有可为。
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1月7日宣布,该署于2014年共协助了355家海外及中国内地企业在港开业或扩展业务,数字较2013年上升5.4%,创历年新高。其中,中国内地仍然是最大的来源市场,共有75个项目。
投资推广署署长贾沛年表示,该署将继续于包括中国内地及东盟等经济体,寻找有意在香港发展的投资者,协助在港开展业务。
贾沛年指,虽然环球经济仍然面对多方面的挑战,但目前在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办事处的海外及内地驻港公司数目创新高,达7585家,显示香港固有的营商优势和新商机潜力,他有信心在今年协助370家公司在港设立业务。
此外,东盟是香港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及第二大贸易伙伴。为促进双边贸易,香港与东盟于2014年7月展开自由贸易协议正式谈判。袁淑妍表示,香港与东盟自由贸易协议如果顺利完成,将可促进香港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同时进一步加强香港作为区域贸易枢纽的角色。
星展银行集团研究部2014年底发布的报告称,香港与东盟贸易在未来10年将激增。星展预测,香港与东盟在2023年的贸易流总额可能达1430亿美元。
展望香港未来的贸易表现,香港贸发局环球市场首席经济师潘永才指出,虽然全球贸易环境充满挑战,但亚洲的生产网络庞大,消费市场又逐渐兴起,海外市场对香港多类产品有较强的需求,支持区内贸易,预计香港2015年出口货值将增长3%。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