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2015-05-18 10:09:23

  ——对话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黎明

  问:现在大家都在谈“能源互联网”,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能源互联网”这个概念?

  答:去年10月,中海阳就已明确提出要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后来我又专门撰文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多角度阐述,并提出“三步走”的构想。我想可以借助网络购物来理解这个概念,大家在网上买东西时,只要下个订单,就会有人把相应的产品通过物流渠道送货上门,这可以理解为“消费互联网”。其实,能源也可以有这样一个网络渠道去销售和管理,像日常消费品一样自由买卖。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通过网络把包括能源调度在内的线上管理系统和线下的能源生产和输配系统无缝连接起来,把互联网的应用从日常消费产品买卖延伸到能源购销领域,通过自由买卖实现能源的最优配置。这其实就是能源互联网要起到的作用,其中既有线上网络,也有线下网络,即所谓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业界对能源互联网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人把能源互联网和电力互联网等同起来,但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是一回事,因为能源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电力只是二次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应该更为宽泛。

  问:能源互联网如果能够建成,会给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能源使用带来哪些变化?

  答:举例来说,中国的有些地区能源丰富、电力充足,所以鼓励居民用电;有些地区,比如江苏或者浙江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电力相对紧缺,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有些工厂虽然自建了发电系统,但由于无法进行自由交易,这些发电系统并没有满负荷运转。如果有了能源互联网,这些工厂就可以发更多的电,然后通过网络交易获益。同样,如果一个社区里有1000户家庭在发电,也有1000户家庭需要买电,这时候电力供需就可以形成优化组合。有了一个更大的能源互联网之后,卖电的一方就可以自动形成卖方市场,买电的一方也可以形成买方市场,两个市场之间就能够自动撮合交易,从而保证电力资源的最大化使用。

  除了电力之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也可以通过能源互联网进行交易,在不同区域间动态调配用量,实现跨能源的融合。当然,这种状况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有赖于能源的“四个革 命”——供给革 命、消费革 命、技术革 命和体制革 命。从目前来看,供给革 命和消费革 命条件相对成熟,也比较容易成功;但技术革 命和体制革 命则完全不同,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预计能源互联网在国内的初步建成至少需要5到10年时间。

  问: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的概念,您对这个概念是怎么理解的?

  答:我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一定要落地,不落地的互联网只是一个理论体系,不具备实际价值——当然,“互联网+”一定要考虑好加什么、怎么加,因为互联网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过去的20年中,互联网在个人消费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的20年里,互联网将会在工业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互联网+”一定能够引领未来的产业发展。对能源行业来说,现在也是启动“互联网+”计划的最佳时机,企业可以根据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需要制定未来5-10年的发展规划。“互联网+”计划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一定能够推动能源互联网向前快速迈进。

  问:在您看来,能源互联网建设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呢?

  答:与智能电网一样,能源互联网也是一个从国外引入的能源领域新概念,但它的内涵和涉及的产业比智能电网更宽广,这种复杂性、多样性和前沿性也是导致能源互联网迟迟难以取得共识、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

  我个人认为,能源互联网的“入口”应该是智能化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和普及,概略言之,可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大力推广智能化分布式能源,不断提高分布式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目前我国的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天然气等均以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在宣导推广,但实际装机量与规划值差距较大,我们要探讨深层次原因,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的政策激励措施,让实际装机量实质性超过规划值。

  第二步,分步分片实现区域性能源互联网,对智能化分布式能源推广好的社区、园区、城镇,渐进试点区域能源互联网。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制定《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我认为低碳社区的概念可以延拓到“低碳园区”、“低碳城镇”,这样区域性的能源互联网就可涵盖亿万民众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

  第三步,当区域性能源互联网达到一定的普及率后,相互之间互联互通就自然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国家甚至全球性的能源互联网。

  如果把利用分布式能源之间的融合发展,比喻为撬动能源互联网那个0到1的工作的话,那之后其他能源形态,或者说所有能源之间的融合发展,就是1到2、到3甚至到10、到100的工作,所以一定要首先抓住和做好智能化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这个0到1的工作。从目前来看,我认为这是实施能源互联网最合理、最具现实可操作性、也最具有向广大民众快速推广的契机和入口。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