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万连步:加快化肥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2015-03-12 16:32:34   来源:中国商贸网   评论:0 点击:

  日前,2015年两会如期召开,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会议焦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

  日前,2015年两会如期召开,“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会议焦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化肥行业是重要的支农产业,同样需要加快转型升级脚步。

  的确,化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达到60-70%,化肥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化肥在有效地保障农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底、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约束日趋紧张等问题。

  对此,万连步在两会提议中指出,我们需要引导化肥产业技术创新来突破发展瓶颈、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支持化肥上下游融合而提高效益、提升农化服务水平并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资本、技术、产品等多层面的整合升级,促进我国化肥产业的转型。

  作为我国新型肥料的领军企业,金正大一直走在行业前沿。技术创新方面,金正大在新型肥料的产品开发、工艺技术、质量标准等方面掌握了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不仅如此,金正大在成功开发、推广缓控释肥、硝基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水溶肥、叶面肥、生物肥、套餐肥、植物营养剂、土壤调理剂等一系列新型肥料。其中,金正大贵州项目是围绕高端肥料布局而开启的,建设有全国单体最大的硝基肥和水溶肥生产装置,主要从事中、高端肥料的生产、研发和销售。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形成年60万吨硝基复合肥、40万吨水溶性肥料的生产能力。同时,贵州项目在引进、吸收欧、美先进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技术,配套的原料装置齐全,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备世界一流水平。

  国际化战略方面,金正大强化了外引内联的机制效应。在国内与政府农技部门、行业专家、节水设备制造商等展开了密切合作,将优势资源进行凝聚和整合;在国际与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挪威阿坤纳斯公司、挪威生命科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外一流水溶性肥料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合作开发。这样一来,使得公司融汇了最先进的国内外农业技术。同时,金正大还组织行业专家、农业科技带头人、种植大户、农技推广人员到台湾、韩国、以色列等农业技术发达国家地区实地学习培训,为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产业链融汇方面,金正大从源头做起,在贵州瓮安开发磷矿资源,建立世界级水溶肥生产基地,构建起上下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其中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采用了湿法磷酸“分级利用”制取水溶肥技术、硝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制取硝基复合肥技术、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碱性肥料技术等多项国内独创、国际领先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将磷资源产业链各个环节技术工艺进行了优化整合,既解决了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磷石膏的堆存、占地、污染问题,又合理利用了资源,缓解了我国磷资源短缺的矛盾。这也使公司由单纯的二次加工型企业逐渐转变为资源、渠道、服务一体化的综合化工企业。

  服务模式创新方面,金正大将建设总部农化服务中心及 100个区域农化服务中心、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及查询系统以及设立在线展示展销(农资商城)和推广平台。同时,金正大还将把以往流动的“农化服务队”升级为具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能力的驻点式“农化服务中心”,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肥料配送、施肥指导、田间管理、咨询培训、示范推广、信息服务等综合农化服务,推动建设种植专业户的“一对一”服务体系。

  两会的春风吹活了农村沉睡的资本,作为我国新型肥料行业的领军企业,金正大正一步步引领我国化肥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加快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前进步伐。

相关热词搜索:金正 化肥 产业

上一篇:海尔“智慧生活 颠覆体验”背后的创新奥秘:HOPE开放创新平台
下一篇:途趣T1推动汽车后装进入互联智能时代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商贸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商贸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商贸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贸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所有版权 中国商贸网 通用网址:www.smcnn.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mcnn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