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专家们对发展巴氏鲜奶的社会价值取得共识,认为巴氏鲜奶将引领中国奶业新未来
“面对奶业危机,出路何在?避强就弱,新鲜致胜,是中国奶业破局的方向。”“发展巴氏鲜奶,是提高我国奶业整体质量水平的必由之路。”
巴氏鲜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重视。5月31日,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与会专家及乳品企业对发展巴氏鲜奶的社会价值取得了共识,共同发表了“福州宣言”,提出发展巴氏鲜奶既能让老百姓喝上真正的好牛奶,又将倒逼乳品企业加快奶源基地建设,提升我国奶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推动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巴氏鲜奶,将引领中国奶业新未来。
全国奶业大会首次增设巴氏鲜奶论坛
利国利民,发展巴氏鲜奶将进入奶业国家战略
一年一度的中国奶业大会,是中国奶业界高规格的大会,自2010年改为中国奶业大会暨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以来,分别在青岛、合肥、郑州、南昌、西安举办了五届。更早由中国奶业协会举办的年会、奶牛发展大会和国际展览会可追溯到2003年,十多年来共举办大会、展览会15次,举办各类专场报告会700余场,成了中国奶业发展的风向标。
今年的奶业大会在福州举行,增设了关于巴氏鲜奶的高峰论坛。据悉,在全国性的奶业大会增设巴氏鲜奶论坛,这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全国奶业界都已高度关注巴氏鲜奶的发展。
论坛上,专家提出,发展巴氏鲜奶,将让民族乳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旺盛竞争力, 提升中国人喝奶的生活品质,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专家的建议引起与会领导、企业家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巴氏鲜奶,将成为中国奶业发展的国家战略。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成果,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李祖可,中国奶业协会领导……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以及福建省政府各有关部门领导等出席了大会。
台湾前农委会主任委员孙明贤;台湾乳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东海大学荣誉教授施宗雄博士;台湾乳业协会秘书长方清泉;台湾大学动物科学系主任陈明汝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加启;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原国家牛奶标准定标组副组长曾寿瀛;中国奶协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奶业行业协会专家委员、高级工程师顾佳升;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宋亮;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刘庆华等两岸专家出席了论坛。
包括北京三元、新希望乳业、南京卫岗、完达山乳业、 福建长富等全国近40家乳品加工企业出席了论坛。
从有奶喝转向喝好奶,巴氏鲜奶是名副其实的优质乳
发展巴氏鲜奶,可以让国人喝上真正的好牛奶
发展巴氏鲜奶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让国人喝上真正高品质的好奶。
为什么说巴氏鲜奶是好奶呢?首先还得从营养价值说起。液态奶主要有纯牛奶(常温奶)和巴氏鲜奶。常温奶以实现常温贮存和长保质期(可达半年以上)为目的,采用135℃以上的超高温灭菌工艺,牛奶营养大量流失。
巴氏鲜奶是以优质生鲜牛乳为原料,以保留牛奶营养为目的,采用巴氏保鲜工艺,保证牛奶安全饮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的活性生命物质和天然营养。但巴氏鲜奶必须在2-6℃的条件下全程冷藏,保质期只有5-7天。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曾用三个字概括了巴氏鲜奶的特点,即“纯、原、活”。所谓纯,是纯天然,没有任何添加;所谓原,是原汁原味,没经过任何调制;所谓活,是低温处理,保持活性。
台湾乳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施宗雄指出,牛奶加热影响最大的就是水溶性维生素和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大约有10%的维生素B群和25%的维生素C流失;加热程度越深,营养损失就越多。巴氏鲜奶中的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钙等比常温奶多很多,实验表明,巴氏鲜奶的乳铁蛋白(lactoferrin)是纯牛奶(常温奶)的1800倍。“乳铁蛋白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成份,把它破坏掉简直是暴殄天物。”
本次论坛上,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宋亮表示,“中国人已经解决了喝奶问题,现在进入到喝好奶的阶段。低温巴氏鲜奶代表了高品质牛奶。”宋亮认为,在国内消费者过渡到喝好奶的发展阶段,以及在进口奶冲击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未来乳业发展方向应更加聚焦低温的巴氏鲜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表示,我国必须实施“优质乳工程”。在液态奶中,巴氏鲜奶是名副其实的优质乳制品,它需要优质的原料奶,加工过程的能耗低,是优质、低碳、环保型乳制品。基于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奶业发达国家都走过了一条共同的道路,那就是在液态奶中巴氏鲜奶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据介绍,在英、美、韩、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巴氏鲜奶的消费量也占整个乳品消费的90%以上。但在大陆,目前巴氏鲜奶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0%左右,与国际消费主流形成巨大反差。大力发展巴氏鲜奶,可以缩小与发达国家高品质乳品消费的差距,让老百姓喝上真正的好奶。
巴氏鲜奶“人无我有”,是我国奶业的独特优势
发展巴氏鲜奶,有利于民族乳业抵御国际竞争
随着我国加入WTO,并先后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产奶大国签署全面自由贸易协定,我国的乳业市场已成为全球化贸易市场。
在洋奶粉大量进入中国之后,液态奶进口量也在剧增。去年来,山东、河北、内蒙等地出现大面积“倒奶杀牛”事件,面对国际低价奶粉的竞争,如何保障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民族乳业的路在何方?
论坛上,中国奶协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奶业行业协会专家委员、高级工程师顾佳升表示,巴氏鲜奶是保质期短于10天的特殊商品,是奶制品国际贸易的“盲点”。对于正常的国际贸易而言,长距离冷藏运输短保质期的巴氏鲜奶的成本,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高得简直难以承受。巴氏鲜奶是具有“人无我有”性质的一种液态奶品种。从当前情况来看,认真做好巴氏鲜奶将是中国奶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可靠选择。
顾佳升说,我国液态奶过度热加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根本原因是乳品加工企业收购的原料奶质量差异大,只能通过高温灭菌法,生产常温奶(纯牛奶),但过度加热会破坏牛奶的营养。“如果今天我们还分不清楚巴氏鲜奶跟常温奶的区别,如果进口牛奶在中国大行其道,整个中国奶牛养殖业将面临灭顶之灾,巴氏鲜奶是我国奶业转型的出路。”
会上,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也表示,由于民族奶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总体竞争力还较弱,与国外相比,奶粉、奶酪等产品的优势小,加大巴氏鲜奶消费宣传的力度,发展巴氏鲜奶,可以提升民族奶业的竞争力。
此前,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也曾表示,在贸易全球化的环境中,我们不可能用行政手段控制进口。我们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优势是什么呢?是生鲜奶,是液态奶。我们的原则是就近、就鲜,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我国奶业必须在竞争中保持和保证生鲜奶的优势。
大陆“倒奶杀牛”事件,在台湾几乎不可能发生,这得益于台湾始终坚持的巴氏鲜奶战略。台湾乳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施宗雄表示,台湾乳业一开始就制定了低温巴氏鲜奶的发展方向,台湾自产的牛奶98%以上是以巴氏鲜奶的形式消费,极少数的常温奶只是为解决冬季剩余乳生产,这让台湾本土的奶业一直在稳健中成长。
论坛上,专家建议,应制定我国奶业的“新鲜战略”,建立起国际竞争的天然壁垒,打造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巴氏鲜奶只能以优质生鲜牛乳为原料,避免国际原奶价格竞争
发展巴氏鲜奶,有利于保障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去年的“倒奶杀牛”事件,是国际奶粉价格波动对民族乳业影响的一个缩影。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宋亮指出,国际原奶价格从2014年年初就开始下跌,每吨比国内原奶价格差一两万元,很多企业都使用进口奶粉生产,造成了国内奶源需求下降,价格下跌。
而根据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巴氏鲜奶只能以优质生鲜牛乳为原料,不能使用奶粉还原。因此,发展巴氏鲜奶,将避免受国际奶价波动的影响,保障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宋亮指出,我国的乳业标准中,对于其他乳制品,包括普通常温奶(纯牛奶)、低温酸奶、各种高端的常温奶(纯牛奶),并没有不能使用奶粉还原的要求。许多乳品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使用低价的进口奶粉作为原料。
而根据国家规定,对于用复原乳(奶粉)作原料生产液态奶的,必须严格标注“复原乳”,但许多企业并没有做到位。这影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许多消费者并不了解,他们喝的所谓进口奶、高端奶,其实就是用奶粉还原的。
论坛上,宋亮建议要完善国内乳品各项标准,明确要求,除冰淇淋以外所有低温乳产品,必须使用国内生鲜牛乳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特别是酸奶类(包括常温酸奶)必须使用生鲜牛乳作为主要原料,并对生鲜牛乳在酸奶产品制作中所占比重作明确规定;高端常温功能性奶、花色奶必须使用生鲜牛乳为原料,不允许使用奶粉复原,国外进口常温奶必须在所在国使用当地生鲜乳生产。
把生鲜牛乳加工成奶粉,再用奶粉还原成牛奶,可想而知,在反复的加工过程中,已破坏了牛奶的营养。而用生鲜牛乳生产,不仅牛奶营养价值更高,品质更有保障,而且也扩大对原料奶的需求,避免价格的大幅波动,保障奶牛养殖业的利益,促进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巴氏鲜奶的高品质、高价值,也为上游养殖业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014年以来,在国际低价奶粉的冲击下,常温奶价格一路走低,奶农杀牛倒奶,而国内许多城市的巴氏鲜奶价格却逆势上扬,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没有高品质奶源无法生产巴氏鲜奶,将倒逼奶源基地建设
发展巴氏鲜奶,可以提升我国奶业整体质量水平
由于巴氏鲜奶只能以优质生鲜牛乳为原料,不能使用奶粉还原,因此,它对奶源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没有自有奶源基地和高标准的奶源,根本就无法生产巴氏鲜奶。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原国家牛奶标准定标组副组长曾寿瀛说,选择巴氏鲜奶就相当于从技术上选择到了好牛奶。因此,发展巴氏鲜奶,将倒逼乳品企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升我国乳品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曾寿瀛说,巴氏鲜奶采用巴氏保鲜工艺,首先,原料奶必须来自健康奶牛,品质要高,牛奶从挤出到生产,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全程2-6℃冷藏。
其次,必须来自规模牧场的奶源,而不是个体散养的奶源。规模牧场,有专业畜牧兽医,采用科学化管理,有机械化挤奶,有好的冷藏设备、检测条件。比如,原奶的重要卫生指标之一是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指标越低则原奶质量越高,反之则反是),目前欧盟标准为10 万个/ml 以下,我国标准是200万个/ml以下,如果菌落总数超过30万个/ml,就无法加工成巴氏鲜奶。
专家介绍,牛奶是一个营养极为丰富的产品,对挤奶环境、条件、储存、冷藏保鲜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牛奶变质或受到二次污染。没有规模牧场,利用收购散户肩挑手提来的奶源,其菌落总数指标有时连国标(200 万个/ml以下)都很难达到,根本无法用于生产巴氏鲜奶。
但由于投资奶源基地建设周期长、回报低、风险大,许多乳品企业长期以来,仅依靠大量“个体散养”提供奶源,只能生产纯牛奶(常温奶)。纯牛奶(常温奶)采用135℃以上的超高温灭菌工艺,对奶源没有特别要求。
“大家都认识到巴氏鲜奶的营养价值,选择巴氏鲜奶,就会倒逼企业生产巴氏鲜奶,根据巴氏鲜奶的奶源要求、生产工艺要求,去实现乳品的安全和质量保障。”专家表示。
因此,通过消费引导,让消费者都选择巴氏鲜奶,就会倒逼乳品企业自建规模化牧场,促进上游牧场建设,从源头上控制好乳品质量,破解乳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问题,提升乳品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促进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
巴氏鲜奶,必将引领中国奶业的未来
专家呼吁要正确引导,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
正是因为巴氏鲜奶发展的社会价值,论坛上专家呼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正确引导乳品消费。
谷继承表示,要通过媒体、论坛等多种途径加强饮奶知识的宣传,让消费者明白不同乳制品的特性和区别,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乳制品消费。
宋亮也表示,要加强对低温乳品(巴氏鲜奶)常识和营养知识的公益宣传,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通过电视等媒体,对乳品营养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开展乳品安全问题的专项讲座,化解消费者误解。
巴氏鲜奶的推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台湾地区的推广也用了30年。论坛上,施宗雄博士介绍了台湾推广巴氏鲜奶的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告诉大家巴氏鲜奶好在哪里?首先是财政预算里拨出经费,请大学教授在各种不同场合介绍巴氏鲜奶。很多社会团体也会邀请专家去演讲,让不同层面的人了解巴氏鲜奶对我们生活是多么的重要。这个阶段差不多用了十年。第二阶段是企业自己宣传巴氏鲜奶、打品牌。第三阶段,主要是扩展巴氏鲜奶利用,渗透到市场各个角落。比如推广只用鲜奶的奶茶,让鲜奶入菜。光是推广鲜奶茶,一天就增加300多吨鲜奶消费。
事实上,大陆也是高度重视巴氏鲜奶的推广与政策引导。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大城市周边产区、南方产区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这就是对巴氏鲜奶发展最有力的政策支持。
论坛上,专家们对福建省巴氏鲜奶的发展也给予充分肯定。早在2008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促进福建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曾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和培养(巴氏)鲜奶消费习惯”。
而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就是从福建巴氏鲜奶高峰论坛演化而来的,至今年已经举办了第7届,成为两岸奶业交流和协作的平台,也是宣传和推广巴氏鲜奶的重要平台。7年来,福建巴氏鲜奶销售额也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今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得以和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同期同地举办,表明了中国奶业对巴氏鲜奶论坛的高度认可,对发展巴氏鲜奶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