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著名古琴演奏家,专栏作家,印心琴院院长,当代新文人琴代表性人物,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
关于人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感知,一场浪漫的爱与恋,一段动人的诗与思,对于生命的细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着。而对于古琴演奏家张友而言,关于生命的一切,早已融入到了他践行诗意的七弦人生中。
穿越,关于生命的诗与思
在动静皆宜的生活里,张友行走出属于自己的哲学。在七弦的世界中,抒写着自己对古琴的热爱与抱负。有人喜欢倾向于一种对言论及价值的审思,而有人折服于来自灵魂深处的思想,张友却在这两者之间自如的穿行,聚拢成一道道光束。
张友认为,除了古琴技艺,坚持读书,是一个古琴家所必备的素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越读越多,便越读越深刻。在如今,从国人平均每年只读一本书的概率来说,这种坚持确实让人敬仰,无论是张友的生活,还是事业,从点到线,由线到面,他动人的思绪展示在每一处,这样一种感性且严谨地贯穿着他自己的方法论,让人不自主的想去探秘他打造出来的印心琴院。
但张友说,自己是一个简单的人,自己的言行归纳起来,无非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不是凡事都要去追求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但求一种坚持自我信仰的体验,因为在苍宇之中,总会找到琴瑟和鸣之人。“我一直觉得,坚持和选择都很重要,如果定力不够,你便自然体会不到过程中的价值和快乐,而以前的累积便有可能成为徒劳。”
按照张友的说法,家就是生命中的诗意与温存,不仅是岁月里的诫命,也是生活中信守的承诺。因为褪尽所有的繁华,最真实的温情是在这一蔬一饭的天长地久里。
印心,细节里的别具匠心
如果从学生时代算起,从事古琴行业二十几年,如果不是张友说起,你大概不会从他脸上读到任何沧桑的感觉。因为,眼前的张友给人的儒雅之气,会让你融汇在一种磅礴超然之中。这种内外如一的光鲜之景,实则也体现在了每天繁复习琴、教学的工作中,在张友这里,却以另一般风情展现。于是,你可以看到在芙蓉锦官东门城墙遗址旁,有这样别具匠心的洞天之地。这种涵盖琴、棋、书、画,回归雅士生活的文化创意,在所有古琴教学机构中便显得如此独树一帜。传承几千年的七弦之音,便在印心琴院的一花一草,一桌一椅中得以诠释。
因此,印心琴院的创立,着实让张友倾心尽力。从设计到装修,从古琴的摆放、桌椅的布置甚至到茶具器皿的搭配,你都能看到主人的良苦用心。高山流水,抚琴作诗,听得绿绮潺潺;每一桌上的古琴、器皿花材及茶席的布置,每一处的点滴细节都能是一种精致的透彻,“这不仅是向古人表达我们的敬意,也旨在告诉学员,要心怀感恩、传承道统。”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坚持个性化服务、注重教学细节,在张友眼中,这些都是应该具备的,重要的是你要有一种态度,一种心存感恩的态度,从内心出发,才是真实的体现。“就像习琴之人,你不能只看到技法的层面,还应把工夫下在技法之外,即如陆游的‘工夫在诗外’,作诗如此,习琴更应遵循,如此方能体悟千古一脉文人琴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