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险行业进入偿二代过渡期,险企正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补充资本金。
6月11日,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监管一处处长郭菁对腾讯财经等媒体表示,目前各险企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已经提交至保监会,不过,在新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即偿二代)下,已经对各险企资本金产生不同影响。
郭菁表示,在偿二代下,保障型产品的资本要求要比理财型产品略低。因此,“从资本要求上来看,偿二代对保险公司经营保障型产品有引导作用”。
偿二代考验险企资本
偿付能力指保险公司偿付债务的能力,保险公司在开展业务时,需要具备和其承受风险及规模相应的资本。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监管层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格外重视,并做出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应保持在100%之上。偿付能力充足率即资本充足率,是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
偿二代全称为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其最大的特征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思路,可以实现风险在事前中后三个阶段全流程的监管体系。
现行的偿一代是以规模为导向,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核心指标“最低资本”与业务规模呈正相关。而与偿一代不同的是,偿二代是以风险为导向,分别从定量资本要求、定性监管要求和市场约束机制三个方面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监督和管理,这也被称为是偿二代的“三支柱”建设。
在偿二代的第一支柱即定量资本要求下,监管工具主要包括量化资本要求、实际资本评估标准、资本分级、偿付能力压力测试等。不满足定量资本要求的险企,则将被监管层采取干预措施。
华东某寿险公司高管对腾讯财经表示,对于险企而言,偿二代可以更加全面地检测经营质量,并对其管理水平、产品结构以及资本使用效率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位高管直言,偿二代将对中小险企产生较现在更多的压力。
不过,偿二代对整个行业来说,将是一个利好消息。该高管表示,目前监管层对于险资应用逐渐放开,有些保险企业资金扎堆信托等高风险行业,对于偿付能力来说会是一个挑战,而偿二代是从防范这些风险来出发的。
险企纷纷补充资本金
承压于业务的迅猛发展和新的偿付能力体系要求,险企在2014年以来,已经掀起一轮补充资本金热潮。
腾讯财经注意到,仅就2015年以来,就有超过20家保险公司宣布其融资方案。其中,以股东增加注册资本金为主,此外还有一些险企利用发行次级债来进行融资,以期达到监管层对于偿付能力的要求。
在2014年举行的第15届精算师年会上,郭菁曾经表示,保险业快速发展对资本的需求,与有限的融资渠道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保险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保监会也在为保险公司开拓新的资本补充渠道。
6月11日,郭菁表示,目前保监会已经与有关部委沟通,并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允许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同时,保监会还在研究保险公司发行优先股事宜,他透露,《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发行优先股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在近期正式发布;此外,保监会还积极鼓励保险公司海外发行资本工具,并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将进一步打开资本补充的空间。
郭菁介绍,以上所述三种资本金补充方式,目前均有收到保险公司申请。
腾讯财经了解到,在险企补充资本金的渠道上,大多数险企选择股东直接增资的方式。此外,还有部分保险公司通过发行次级债进行融资,相关数据显示,保险业目前的次级债的发行规模大概在2000亿元。中国平安以及中国人保都是次级债的试行者。
为解资金之渴,还有一些险企已启动IPO准备,这其中或将出现泰康人寿和中国再保险两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