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员:今年对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将有增无减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时间:2015-01-14 09:13:49

  2014年1至11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3.90万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全年预计将达到4.27万亿美元。预计2015年中国外贸总体上仍将是缓慢增长态势,但是转型升级将继续推进,外贸将实现更协调和可持续增长。

  两大因素致2014年外贸增长低于预期

  中国外贸总体竞争力未下降

  2014年中国进出口增长低于预期,除了世界经济复苏比年初预想更为缓慢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进口低迷甚至负增长的拖累。2014年前11个月累计,中国出口增长了5.7%,并不比预期低很多,而进口仅增长0.8%。11月当月,进口更是出现6.7%的负增长。货物贸易前11个月的顺差达到3324.8亿美元。

  2014年以来,进口增长始终疲弱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2014年1至11月,中国大宗商品进口的数量大多保持稳定增长。进口值排第一的商品集成电路的进口量增长5.6%,其他排在前面的大宗商品,依进口值大小排序:原油,铁矿砂,初级形状塑料(编者注:指塑料原料等),大豆。除了初级形状塑料外,上述商品进口均价均有一定程度下跌,并因此拉低了进口总值的增长。

  进口量降幅比较大的是煤,下降9.4%。这主要是国内调整能源结构,用煤量减少所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近期出口增长有利。但是持续深度下跌可能导致国际市场动荡,引发一些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十分不利。

  除了外部需求偏弱以外,2014年进出口增速不如预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2013年内地与香港贸易虚高、投机资金流入造成的基数偏大影响估计不足。

  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2014年中国外贸实际增速应当在5%以上,出口增速则应当更高一些。在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刻调整中,市场需求回升缓慢,WTO预计全球贸易量仅增长3.1%的背景下,中国进出口有如此表现,证明外贸总体竞争力并没有下降。所以,对增速不如预期不必过分忧虑。

  2014年外贸转型升级成效初步显现五大特点

  服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以及国内传统竞争优势弱化,给了国内出口产业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这也成为技术进步和产业调整转移的动力。2014年前11个月外贸转型升级的成效继续显现。

  第一,出口高附加值商品增多。大路货卖不动了,但是设计新、功能全、性能价格比好的产品、品牌产品和名优产品仍然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1至11月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如纺织品、服装和鞋由于上了档次仍然分别实现5.3%、6.0%和12.6的较快增长。鞋的出口单价比上年提高6.2%,电动机及发电机、汽车和汽车零配件等出口也都增长较快。

  第二,一般贸易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越来越不好做之后,不少原来的加工贸易企业开始转向一般贸易。2014年1至11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5.6%,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0.6%。一般贸易总值占进出口总值比重为53.9%,比2013年提高1.1个百分点。而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3.3%,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值比重与2013年基本持平。

  第三,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增大。2014年1至11月,与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2%、国有企业下降0.9%形成对比的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了6.2%,增速高于其他类型企业。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为34.5%,比2013年又上升了1.2个百分点。

  第四,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速快于东部。2014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长17.3%,远高于全国增速,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68.4%,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4.7%,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外贸正处于结构转型阵痛阶段,进出口增长速度普遍不高。

  第五,对几大主要市场进出口稳定增长。2014年1至11月中国对欧美地区贸易趋稳。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574.6亿美元,增长10.1%。中美双边贸易总值5020.0亿美元,增长6.4%。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4327.2亿美元,增长8.4%。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850.0亿美元,增长0.4%。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3332.5亿美元,下降了7.7%。

  虽然2014年已经是中国货物贸易增速连续第三年徘徊在个位数上,但服务贸易仍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服务进出口总值为43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其中,服务出口1572亿美元,同比增长6.8%;服务进口27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服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服务贸易的逆差较大,前三季度为1161亿美元。

  2015年期待外贸稳中趋升

  警惕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将有增无减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将保持缓慢复苏和调整态势。美国经济正持续复苏。受到油价下跌的刺激,美国民众消费意愿增加,房地产市场回暖,失业率已经降至5.8%。通胀将仍在温和水平。

  欧元区经济表现2014年逊于预期,债务危机阴影并未完全散去。2015年经济增长仍会相对低迷,估计2015年初将推出万亿欧元的投资项目刺激经济。

  日本经济在经历两个季度萎缩之后仍未见起色。2014年10月31日,日本决定进一步扩大超宽松货币政策规模。2014年12月15日自民党再次赢得国会选举,安倍晋三继续执政,日本经济是否会有起色仍待观察。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将保持增长,不过表现却参差不齐。非洲西部的埃博拉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美元回流、中东地区和乌克兰的紧张局势等不确定因素仍然有可能对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产生负面影响。

  我国国内正处在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阵痛期。预计2015年国民经济总体上将持续增长,但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存在一定的经济和金融风险。近期召开的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定调,2015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三驾马车”(编者注:即消费、投资、净出口)更均衡地拉动经济增长。国家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将逐步释放经济增长新的活力。

  中国外贸出口传统的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低端产业调整和转移任务艰巨。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仍在成长过程中。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将有增无减。

  回顾近几年的变化,可以说进出口连续30年的高增长已经被中低速增长所代替。预计在2015年结束的“十二五”时期将是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年均增速首次低于两位数的5年。过去那种靠政府给支持、给政策的做法对外贸发展的促进效用在逐步递减。

  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锲而不舍地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和促平衡,才能保证外贸稳定增长。通过全面开放、产业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对内对外经济更加协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水平进一步提高,外贸才能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增长。

  最近,在运行一年多取得一定成效基础上,国家鼓励上海自贸区一些开放经验和举措,包括负面清单管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业开放和事中事后监管等向全国推广。在广东、天津、福建再设立三个自由贸易园区。这些都将推动2015年外贸调结构、转方式和促平衡跨上新的台阶。在外部环境不出现大的异常情况下,201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将是稳中趋升的走势。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研究所研究员 李健)

X 关闭

X 关闭